中國白酒的三個偉大歷史時期
從20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10年代,我們可以將中國白酒產業劃分成三個時代,在這三個時代下,中國白酒產業演繹了精彩的行業傳奇故事,也造就了一批杰出的白酒品牌,在不同的宏觀環境下,白酒產業作為中國最傳統的經濟支柱之一,一直演繹了很多精彩的傳奇故事及創造了很多杰出的營銷案例。在了解瀘州老窖超高端白酒戰略之前,首先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這三個階段帶來的品牌發展環境及契機:
1、央視標王廣告契機:90年代,知名度至上時代
90年代中國的廣告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期,企業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逐漸轉向市場經濟時代,市場正處于酒香不怕巷子深崩潰的邊緣,因此在那個時代里,品牌的知名度建設就是企業成功營銷的關鍵,這也讓很多企業開始了廣告之路,也成就了很多著名的品牌,比如說三九品牌以及草珊瑚品牌,都是在這個時代開始成名并不斷發展成熟的。
而中國白酒行業在這個時期,也開啟了它第一個時期,那就是央視標王廣告時期,在央視廣告的幫助下,眾多白酒品牌曾經一度風起云涌,比如說孔府家酒、沱牌酒等,至今廣告憶憂在耳,最有名的莫過于秦池了。因為它創造了奇跡,也終結了奇跡。真正成為這個時代中國白酒的標本。1996年11月18日,秦池以6666萬元的最高價擊敗眾多對手,勇奪CCTV標王。雖然一時之間讓秦池走向全國,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,但是由于營銷體系及生產體系不足以保證秦池全國的銷售,秦池最后倒在了征途中,成為了時代的樣本。
在這個時期里,白酒行業和中國很多行業一樣,正處于喚醒國民市場認知度的階段,所以企業告訴別人我叫什么名字,而且很響亮。消費者就會簇擁而行,爭相購買。那是一個消費者心智很空白的時代,任何涂鴉都能引起市場幾何變化。
2、歷史文化營銷契機:00年代,文化認同至上年代
進入21世紀以來,中國廣告業經歷了90年代的瘋狂廣告時代,市場正逐漸理智回歸,國家法律法規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,國民經過了虛假廣告的洗禮之后,也逐漸變得理智和冷靜了,而且各種廣告形式的出現,也讓信息變得越來越缺少傳播力。中國白酒行業在這個時代,也開始進行突圍和新生。簡單的知名度建設,已經不能滿足白酒品牌市場推廣的需要,也不足以吸引消費者形成品牌認同度。
因此,2000年進入新世紀以來,以四川全興為首的企業興起了中國白酒歷史文化營銷潮流,中國白酒也從低廉走向了高端市場,白酒產品從幾塊錢的產品,一下子在文化的包裝之下,賣到了好幾百塊錢,這讓很多人無法想象。但是,水井坊卻做到,并且超越了五糧液和茅臺,可以說這是時代的標本就是水井坊,因為它品牌拉開了中國白酒高端市場的序幕,并且由此開啟了中國白酒文化營銷歷史。
所以說,2000年之后,中國白酒一路超著高端市場奏響凱歌,而中國白酒文化傳播也達到了高峰期,茅臺的國酒文化、劍南春的大唐文化、五糧液的窖池文化幾乎所有的酒都都有了文化素養和歷史底蘊,一夜之間酒文化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,成為了酒品牌賣高價賣好價的立命之本。這是一個貼金的時代,文化是最好的金箔紙,它讓原本平凡的白酒,一時之間穿越了古今,成為一種頂禮膜拜的圣品。讓缺乏文化素養和追求文化回歸的消費者,找到了一種對等的華麗,所以企業只要告訴別人我的身份和地位,而且很重要和稀有,就足以讓消費者癡迷。這是一種盲目追求價格標簽的時代,價格成為衡量身份和價值的最直接砝碼,給予不自信暴發起來的中國人,最體面的安慰。
3、品味價值回歸契機:10年代,身份認同至上年代
進入10年后,本世紀在前面最美好的十年光陰,中國白酒產業在瘋狂的文化挖掘及歷史考證中,市場進入了理智的回歸期,消費者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務實和理智,盲目的文化與虛無縹緲的歷史,已經不足以讓白酒身價倍增,也不足以讓足見覺醒的消費者信服。誠實品質與高尚品味,開始被企業認識也被市場認同,比如說洋河藍色經典掀起的中國白酒市場藍色風暴,讓原本處于區域的洋河走向了全國中檔市場。拋開文化的浮華,回歸到消費者本身的品味,讓藍色經典一句“男人的情懷”,把喝酒的大老爺們胸懷,捧的比天高,比還闊,讓男人身邊的女人們也無法阻擾,當喝酒成為一種情懷時,所有的曲解和決絕就成了不識時務的怪獸,這讓講究人情世故的中國人所不齒。
這是一個品質消費的時代,也是一個品味消費時代的序幕。消費者身份的認同感,成為了下一個十年中國白酒產業的啟動器。當全國都在加強酒駕處罰力度時,中國白酒的精致消費潮流也已悄然而來,過去講究酒量的時代,必將被講究酒品的新時代所取代。所以喝多少不重要,喝多么有品味的酒更重要。這是一個全新時代的消費密碼,企業只要抓住了這樣的宏觀市場潮流,就能夠主宰未來市場的潮流,最少不會被時代所淘汰。
在這個時代里,消費者將是白酒的主角,而不在是那一瓶瓶外表冷冰冰的白酒。企業告訴消費者自己是誰,自己有多么好,已經不足以打動已經自信起來的中國老百姓了,而啟發消費者的身份認同,告訴消費者你的身份很榮耀值得尊重,才是開啟高端消費潮流的關鍵。
|